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零三章 演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演说(2 / 3)

、尧雄押着俘虏的骑士立马定陶城下。 “城中之人听着,贺拔胜妄想袭营,遭逢大败,他过城不入,已然是放弃了你等,你们还不快快开城,世子仁厚,以信义著称于世,曾言降者不罪,你等莫要执迷不悟!” 段韶跃马在前,高声喊道。 留守定陶的将领没有等士兵们来取自己的首级,他在看到劫营失败,贺拔胜向南奔逃,就已经知道形势不可逆转,无心为贺拔胜赴死。 在他的命令下,定陶城门缓缓而开。 而此时,高澄已经得到高敖曹报信,知道贺拔胜南逃,他留了斛律光领三千步卒守大营,自己则领其余人前往接收定陶城。 “大都督,你为何就料定贺拔胜今夜必来劫营?” 随行高季式疑惑道。 高澄骑着黑马在前,笑着与他解释道: “定陶军心不稳,我特意为守军定下明天日落的期限,对于贺拔胜来说只有两条路,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出城击溃我军。 “若是困守定陶,明天日落之前,城中必生骚乱,此举坐以待毙而已。 “要是弃城而走,他只能舍弃步卒,带走麾下轻骑。 “贺拔胜若是不战而逃,背上懦弱的名声,今后又怎么驾驭部众。 “军心不稳,贺拔胜自然不敢与我堂堂正正而战,况且我众敌寡,贺拔胜除了夜间袭营,还能有什么办法?” 高季式嘿笑道: “还是大都督有谋略,贺拔胜号称北地名将,却被你玩弄于鼓掌。” 高澄闻言有几分自得,没错,这一战他赢得漂亮,先是以整军为名,分走贺拔胜麾下五千州郡兵,再用间骗反贺拔胜,最终在定陶城外打得贺拔胜独身逃亡。 可惜的是为了不引起贺拔胜警觉,高敖曹、段韶等人的伏兵不能太过靠近大营。 否则定能将他前后堵在营中。 看起来高澄似乎赢得轻松,但为了这一战他做了许多准备,包括分发军饷。 解决贺拔胜,其实有很多办法,但高澄拖延到今天,就是要以最小代价,吞下贺拔胜手下的那一支鲜卑兵。 正是有了利益诱惑,以及贺拔胜这些年来的拙劣表现,他才能够轻易使得贺拔胜部众离心。 当高澄来到定陶城西门外,贺拔胜麾下四千余名武川鲜卑步卒已经放下兵械,在城外等候发落。 高澄见了高敖曹便低声笑道: “天色已晚,城中不便安顿,大将军今日辛苦,还请回营好生歇息,明月年轻,我不放心他独守大营。” 高敖曹自无不许,大营早就立下,哪有再往城中安置两万多将士的道理。 等高敖曹离开后,高澄用同样的理由劝离了尧雄,当即命高季式领三千部曲与自己所直属的四千人入城安抚民众,占据城防位置。 此时高澄身边只留了段韶麾下三千鲜卑兵与两千汉兵。 他立即命三千六镇鲜卑兵出列,面向场间七千余名六镇乡党,高澄大声道: “有人说,北地如今是怀朔鲜卑与武川鲜卑争锋,我父王代表怀朔人占据关东,贺拔岳代表武川人割据关西,我不同意。 “归属孝先麾下的高家将士们,你们都是怀朔人吗?” 段韶麾下三千鲜卑部众大多哄笑道: “不是!我是怀荒人!” “哈哈,我是武川人!” “我是柔玄人!” “我是沃野人!” 人群中刘延寿在高喊: “我也是沃野人!我是沃野匈奴人!” 他身旁的薛虎儿也喊道: “世子!我是怀朔汉人!” 张末跟着大舅子附和道: “我也是怀朔汉人!” 火光下,高澄笑着压手示意他们安静,众人果然不再哄笑。 他再看向降人们真情流露道: “在我看来,哪有怀朔、武川之分,我们都是六镇乡人,我们共为一体。 “六镇被柔然毁去,我们流亡河北,共举义旗,但杜洛周、葛荣等人目光短浅,不足以承担乡人厚望。 “六镇豪杰纷纷投奔尔朱荣,相信他能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 “葛荣死后,二十余万乡党迁居并、肆二州,原以为尔朱荣是要为我们提供一片栖身之地,不想却奴役我等乡人。 “尔朱荣身死,尔朱兆压迫更甚,父王这才明白,要想过上好日子,只能靠我们自己。 “于是父王带领二十万乡党东出河北,在信都举旗反抗尔朱氏,这才有了我们六镇之人扬眉吐气的今天。 “原以为尔朱氏已灭,北方安宁,再无战事,但是贺拔岳这个野心家不肯答应。 “乡人们曾经在北地受过的苦,贺拔岳并不知道,乡人们想要什么,他也不会在意,他是高高在上的权贵子弟,又怎么会低头看蝼蚁一眼。 “对于他来说,在北疆的回忆就是喝酒、打猎。 “我的父王是汉人罪户子弟,乡人们曾经痛苦的过往,他都有经历,所以他为大家发放米粮,就是希望乡党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受人欺凌,无休止的苦役,这些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在贺拔岳身上。 “所以他能够为了一己私欲违背众人意愿,打着武川人的旗号,试图分裂我等。 “让我们彼此仇视,要我们这些从北疆南下,苦苦求存的乡党自相残杀。” 高澄望着众人厉声质问道: “诸位!他能代表所有武川人吗?难道他的麾下就只有武川人吗?” 众人群情激愤道: “不能!不是!” 高澄继续喊话道: “我的幕僚告诉我,武川人不能相信,将来上了战场与贺拔岳交战,武川人会临阵倒戈,他说你们在韩陵也是这样做的...” 话未说完,就被降人们迫不及待地打断: “不是的!” “我等绝不会顺从贺拔岳!” 高澄点头道: “没错!他不是六镇人,不知道我们一起在北疆遭受的苦难,不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