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三十六章 誓师出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 誓师出征(2 / 3)

这就需要你们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武勇,让他们见识我们的强大,让他们明白,阻扰大魏统一就是在自取灭亡。 “今日我高澄重申当初的承诺,在推进国朝一统的过程中,在与柔然人、梁人的战争中,壮烈捐躯的将士,你们的家眷一定会得到照养; “英勇作战的将士,你们的功勋绝不会被埋没,田宅、官职、财物,我统统会赏赐给你们; “京畿军自成军以来,我高澄待你们如何,自当心中有数。 “如今再战陈庆之,战场上谁若不遵号令,临阵退缩,不止身受军法,同样殃及家眷,这一次,我绝不姑息!” 说罢,狠狠将兜鍪掷地。 校场上陷入短暂寂静,随后便爆发一阵山呼海啸般地呐喊: “愿为大都督效死!” “大都督照养我等妻儿,我等又何惧一死相报!” 高澄随即率领三万四千京畿军全体将士救援南荆州。 留新任司州牧可朱浑元领部曲三千与娄昭麾下禁军同守洛阳。 高澄将前任司州牧以殴杀奴婢的罪名处死后,立即调可朱浑元往洛阳,就职司州牧。 誓师出征的高澄早已安顿好了家眷,就连养在清河王府的结发妻子元仲华,他也早早打了招呼。 因此今日送行出城的只有一应高党大臣。 其中就有领军将军娄昭与司州牧可朱浑元。 洛阳城南东头第一门,开阳门外。 高澄紧紧握住娄昭的手,感慨道: “澄此次出征,洛阳便托付于舅父,很幸运有舅父为我主持后方。” “但有我在,阿惠无需担忧洛阳安危,阿惠定要保重身体,我在此等候阿惠凯旋的消息。” 娄昭叮嘱道。 高澄颔首,又凑近了低声耳语道: “父王若是来了洛阳,还请舅父为我将妾妇们送往瑶光寺安置。” 娄昭闻言愣在了当场。 不等他反应过来,高澄又补了一句: “澄新娶了一名侧室,其姐如今还住在安乐王府,还请舅父一并送往瑶光寺,万莫让父王见了。” 在娄昭看来,出征之前还在担心这些事情,着实荒唐。 况且以子疑父,说出去都丢人。 但到底是同母姐的儿子,自己嫡亲的外甥,也只能点头应下。 高澄有如放下了一块心里的大石头,他又走向可朱浑元,伤感道: “本欲与可朱浑公多欢聚一些时日,奈何南线军情紧急,只能忍痛与可朱浑公别离。” 说罢,不等可朱浑元回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娄昭面前,对娄昭说道: “舅父,可朱浑公是澄心腹,其人可信,若有变故,尽可与可朱浑公相商。” 转头又对可朱浑元说道: “可朱浑公,娄领军是澄至亲,于澄而言,敬爱不下于父王,澄出征在外,你当代澄用心侍奉。” 娄昭因高澄那句敬爱不下于父王,久久不能平静。 可朱浑元送走高澄后,也立即向好友,南汾州刺史刘丰写去私信,极力赞誉高澄贤德,远迈其父。 潼关外,司马子如得知宇文泰由灞上出军,支援潼关,认为潼关难下,不如渡河北上,经蒲津转攻西魏华州(陕西华阴)。 与韩轨、窦泰商议后,决定由窦泰屯驻弘农,佯作声势,自己则与韩轨趁夜北上,袭取华州。 时任华州刺史正是老将王罴。 王罴是京兆郡霸城县(陕西大荔县)人,古人将熊称作罴,王罴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 孝昌元年(525年),六镇之民先后在北疆、河北发动叛乱,梁将曹义宗趁机进攻荆州,王罴奉命救援,大破曹义宗,因功任为荆州刺史,留守此地。 孝昌二年(526年),北方局势越发混乱,曹义宗卷土重来,再次围困荆州。 直至孝昌四年(528年)四年撤围而去,三年间,王罴历经多次恶战,战必奋勇,又从不披甲,无愧熊罴之名。 他于永安二年(529年)由孝庄帝改任岐州刺史,就此回归关西。 王罴不止是一员勇将,作为孝文帝时代的臣子,他曾任文职,凭为政清廉,勤于公事,又是疾恶如仇的性子,而受到崔亮的赏识。 没错,就是颁行停年格的崔亮。 这样一个人物,高澄钦慕已久,可他关西人的身份注定此时不能为自己所用,常常扼腕叹息。 当司马子如领军趁夜进抵华州城外时,王罴毫无察觉,此时他还在家中酣睡。 而修缮城防的梯子就立在城墙外,司马子如甚至都不需要动用自己携带的攻城器械。 东魏军士沿梯子翻入华州城,厮杀声惊醒了王罴。 王罴知晓有敌军趁夜袭城,他来不及穿衣,披散头发光着脚,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根木棍,嗷嗷叫着冲出门外。 居然硬生生把东魏军士吓退到了东城门,也让王罴得以召集士卒,重新夺回了城门控制权。 眼见见明明入了城,还能被人赶出去,东魏士气顿时受挫,司马子如与高欢大舅子韩轨面面相觑,最终只能含恨罢兵。 而驻守弘农的窦泰充分吸取了上次兵败的教训,只是广布旗帜,绝不外出,倒也让驰援潼关的宇文泰无可奈何。 直至听说了王罴在华州击退司马子如、韩轨,才明白自己中了司马子如的计谋。 心中庆幸不已,随即下令回师长安。 身处晋阳的高欢也知道了整场战事的经过,也知道了司马子如虽有计谋,但领兵才能着实不堪。 也就起了将他留在晋阳,继任可朱浑元留下的并州刺史一职,为自己参谋军务,协助攻取关西。 原本在北疆隐有异动的柔然得知东魏退兵后,也随之偃旗息鼓。 而陈庆之也立即班师返回江陵。 这一战并非没有收获,至少高欢已经摸清楚柔然与南梁的决心。 往后攻伐关西,也不会因为无备而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