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那年1981> 681 大伯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81 大伯母(1 / 2)

一听小梁让自己帮忙的,居然是这么点小事小郑有些颇不以为然: “干嘛要申请专利啊? 我们研发部的技术现在是国内最先进的。 现在我们的技术只有我们自己的遐思公司在使用,业内其他同行的技术水平达不到,他们想模仿也模仿不来。 申请专利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了? 还白白多花申请费用!” 小梁苦笑:“没错,对你们来说确实是多此一举。 可是现在咱们俩说的重点,并不是说申请专利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我这也仅仅是受朋友之托给他揽业务来了。 至于说到费用的问题,这个你们不用管。 本文>-首发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他只要把这一大单业务做了,光是奖金什么的,就完全能包得过申请费用。 所以这个费用虽然让他出了,算总账的话他也不吃亏。 而且他的职务可能还会得到晋升。 为朋友谋而不忠乎?说到底我这是替我的朋友找你走后门来了。” 其实小梁哪有什么做专利律师的朋友啊。 他只不过就是总结了后世的教训,未雨绸缪。 提前把属于周老和小郑的技术给申请专利,这样就能够从法律上固定了两位专家拥有这些技术的合法性。 如果以后出现什么纠纷,甚至对薄公堂的话,周老和小郑不至于明明是自己付出了多少血汗和多少个日日夜夜研究出来的技术,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让别人无偿使用。 甚至可以被别人占为己有,而自己却失去了对这些技术的所有权! 至于申请费用嘛,那只好自己替他们出了。 反正也没多少钱! 郑淑叶听小梁这样说,觉得把周老和自己的技术申请成专利,不管对个人还是对公司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害。 反而如果同行业出现仿冒的话,有专利在手,还可以对自己的技术进行保护。 也就是说,申请成专利应该说还是有利的。 而且小梁给联系的这个专利律师,他可以把申请的费用给包了。 这对他们来说那就更加的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小梁的人情在里面嘛,他这是求自己,给朋友揽业务来了。 作为由纯洁的爱情幻化成的真挚友情,在此时此刻的郑淑叶心目中,那是倍加珍惜的。 那她肯定要在不损害公司利益,不违背自己工作原则的情况下,给小梁大开方便之门啊! 郑淑叶笑道:“就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既然你走我的后门来了,那我没法拒绝啊,肯定要为你以权谋私啦!” “那真是太感谢了!”小梁赶紧说道,“这样我跟朋友也能有个交待了,万分感谢啊! 不过我还得蹬鼻子上脸的追加另一个请求。 那就是我朋友揽业务这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省得节外生枝,影响他进步。 所以你跟周老说一声,反正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那就顺水人情做到底,给我那律师朋友保密。 别把给你们申请专利这事告诉别人,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就行了。 反正说与不说,于公于私对谁都没有影响。” “好吧好吧!”郑淑叶微笑道,“就你事儿多,我会跟周老替你朋友保密的。” 你还别说,刚才小郑因为惊闻小梁跟英子结婚的消息,而陷于纠结痛苦之中。 现在因为转换了话题,因为小梁找小郑走后门的事,居然把小郑的痛苦冲淡了许多。 她觉得能在自己的能力之内,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给小梁办点事,帮他点忙,对自己心理上也是一个安慰。 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小梁一看小郑进入到话题之后,情绪缓解了好多,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好受多了。 要不然自己眼看着小郑那么痛苦,走的时候她再痛哭流涕的,自己也会负疚多日。 多亏了自己这个转换话题啊! 看来世间还是有一举两得,两全其美之事。 于是趁热打铁,跟小郑在申请专利方面的一些具体事项上,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尤其重点商讨了如何保密的问题。 ——毕竟这关系到小梁的律师朋友的“进步”大计嘛! 小郑帮人帮到底。 送走小梁以后,她去找到周老,把自己受朋友之托的事情跟周老汇报了一下。 周老跟小郑一样的想法,虽然觉得申请专利很无所谓,但是仔细想来,有专利在手总比没有强。 万一有哪家公司仿冒咱们的产品,咱们有专利保护,那就主动得多。 至于小郑一再要求的,必须对申请专利这事保密,除了咱们两个当事人,其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周老肯定是一口答应。 反正这事也没有宣传出去的必要,保密的情况下,万一到时候真出现什么问题,反而更主动。 过了两天,小梁的“朋友”,那位专利律师上门来了。 在他的代理之下,周老和郑淑叶把属于自己的技术,全部申请成了专利。 而且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这位大律师的“进步”嘛!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其实是在保护他们两位专家,保护他们对于自己技术的绝对所有权。 以后姓宋的翻脸,想大搞“国有民营”,想让这些创业元老净身出户,然后把遐思公司变成自己的私人提款机,大概是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的大仓,已经跟英子正式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他在沪海法院附近弄得这套房子,虽然不是很大,装修得也不豪华。 但俩人都不是那种讲求条件,不是那种追求奢侈的人。 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住土坯房都习惯了人,怎么可能有过于讲求条件的心理呢! 所谓一日两人三餐四季,对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