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美利坚大法官> 第285章、远方的老朋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5章、远方的老朋友(2 / 3)

要么是被告。” 停顿片刻,布鲁克林走到桌子前,指指媒体区“当然,还有这群恼人的媒体记者,希望你们以后能安静点儿,我已经开倦了‘罚单’。” 这番话引得记者们会心一笑,也让现场过分凝重的气氛轻松了些许。 “最后,我还想啰嗦两句。” “我们的司法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当中,这其中必然会有问题,有漏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应当去解决问题,遇到漏洞时,我们应当去堵住漏洞。而不是失望。” “请对我们的司法体系多一点信心与耐心。” “我知道它有着诸多的不完美之处。但这不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吗?” “我们在努力完善司法体系,这需要一代又一代司法人的奉献,也需要各位的帮助与信任。” “好了,现在已经快到两点了。我该回去睡觉了。” …………………… 新闻发布会已经结束。 E.D.N.Y外面被冻的瑟瑟发抖的人们茫然地被遣散,他们还不知道发布会上发生了什么。 11家平权组织参与人全部被警方带走。 记者们纷纷离开,回去加班加点地赶稿。 布鲁克林与朋友们一一拥抱作别,坐上大卫的车子。 路上,他紧紧地攥着手机,努力保持着镇定。 问题看似解决了,但其实并没有。 距离完满,还差最后一环。 兄弟三人到达大卫家,布鲁克林洗了个澡,靠在床上,等待着电话响起。 凌晨四点。 叮冬~叮冬~ 手机屏幕亮起。 布鲁克林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查看。 第一条信息来自约翰·曼宁。 尽管早已有所预料,布鲁克林仍免不了紧张不安。 他通过利益交换,说动约翰·曼宁替自己解决来自上面的压力,腾出空间来自己发挥。尽管第二通电话中约翰·曼宁答应了,但没有得到确切结果之前,布鲁克林很害怕功亏一篑。 利益交换可以让约翰·曼宁在司法体系掌握更大的话语权,也能给布鲁克林带来无穷的好处。 但一旦失败,布鲁克林要失去的是他所拥有的全部。约翰·曼宁失去的,仅仅只是一次更进一步的机会而已。 【已解决。】 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完短信,布鲁克林长舒了口气,仰躺在床上,无声地笑了起来。 他,赌赢了! 到现在为止,布鲁克林终于可以宣布,这场突如其来,但又蓄谋已久的风暴中,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面对弗雷德里克·萨姆尔的陷阱,布鲁克林顺水推舟,反客为主。借用弗雷德里克搭建的平台,整合实力,提高影响力,清扫前方障碍。 发布会上他最后的发言,已经成功将自己与司法体系捆绑在一起。 从今往后,只要不是什么叛国、间谍之类的大问题,司法体系都不会轻易抛弃他。 他将成为司法体系内新一代的领头羊。 他将不再是约翰·曼宁的跟从者,不再是哈佛的一员。 他将变成一部分人的支持对象,是哈佛,是学院派众多代表人物之一。就地位而言,他跟约翰·曼宁将处于平等地位。 两者惟一的区别只是约翰·曼宁的势力更大而已。 以前只是释放善意的人,现在可以选择彻底支持他了。 直到此刻,布鲁克林才算是真正消化掉来利·克鲁留下的遗产。 整场发布会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毫无意义。 开头的录音与录像,就已经足够澄清事实,洗脱污蔑。 中间的回答记者提问只是为最后的重磅戏码做铺垫而已。唯一起到作用的大概就是涉及到钱德勒·凯恩的问题,让他顺手推了这个严肃又正派的家伙一把。 真正重要的,是布鲁克林最后的总结。 通过总结,布鲁克林巧妙地将公众,尤其是参与游行的人对冤枉他的愧疚之心,转变成对他的支持。 布鲁克林模湖了司法体系与他个人的边界,让‘布鲁克林=公正客观=法官表率=司法体系的良心’这一等式种进人们心里。 让他所营造的‘忒弥斯’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与政客们塑造公众形象不同的是,布鲁克林的确打算这样做,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自此以后,布鲁克林的每一场庭审,都会加深这一印象。通过不断累加,让自己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这场风波还让布鲁克林再次冲出纽约州,为全联邦所熟知。 到了明天早上,有关他的报道将铺天盖地的涌入公众的视线之内。 这都是非常宝贵的政治资源。 在心中默默盘点着自己的收获,平复下心情后,布鲁克林点开第二条消息。 这是一封邮件,同样来自约翰·曼宁。 邮件内附有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到哈佛大学开一节公开课,并询问他有没有兴趣担任哈佛法学院的荣誉教授。 布鲁克林当然有兴趣。 学院派之所以如日中天,几乎一家独大,就是因为他们把持着学校。 学校可以源源不断地往司法体系内输送新鲜血液。而这些经受过系统性教育的学生,其竞争力是远超于其他途径的‘野路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派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野路子’自然会越来越少。 邀请他去哈佛开授公开课,担任荣誉教授,就是已经承认他具备‘开宗立派’的资格,给予他挑选人才的权力。 不等布鲁克林看完,‘叮冬’之声再次响起,连成一片。 一封封新邮件被发送到他的邮箱之中。 有来自其他同行的道贺,也有来自各大学的邀请函。 在这些邮件当中,两封几乎不分先后发来的邮件引起了布鲁克林的注意。 这两封邮件的发件人并不相同,但内容却大同小异。 有人想跟他谈谈。 邮件末尾分别是一头驴跟一头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