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见龙在田48(1 / 2)

吕布这个成语用的不太合适, 不过没人会轴到特意去提醒他。 除了张鲁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清楚吕布对联姻这事有多抵触,董卓的直接死因不就是他瞒着吕布、擅自用吕昭去跟孙坚联姻, 后来被吕布知道了吗?因为这事孙坚还跟着吃了挂落,有很长一段时间被高高挂在了吕布的黑名单上。 谋士们很理解吕布的心情……就算不理解也不会提出异议, 这种无伤大雅的性格小缺点根本无所谓。 但是有一点,他们必须得劝劝——虽然主公您看哪个敢觊觎君侯的毛头小子都不顺眼,但婚该结还是得结啊!至少要有个孩子!否则打下来的基业传给谁呢?便宜不相干的人吗? 其实大家都觉得马腾的提议很不错, 因为他提到了入赘。 吕昭这个情况是绝对不可以出嫁的, 哪怕她自己乐意,其他人也会拼命阻拦——他们是脑子进水了才会乐意看到继承人嫁出去。 招赘就没问题了。吕昭是女性, 完全掌握生育主动权,男人或许还得担忧一下老婆生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女性就完全没这个烦恼。 贾诩甚至觉得可以选个家族没那么显赫的、身强体壮的年轻帅小伙,等吕昭生完继承人,确定健康无误,直接手起刀落去父留子, 彻底杜绝男方背后的势力野心膨胀,利用孩子掺和一脚争权夺利。 互相交换视线后, 大家达成了共识。 而吕布还在碎碎念,他没有说官话, 而是换了九原县的方言,其他人完全听不懂, 但从他凶狠狰狞的眼神来看, 多半不是什么好听话。 “主公, ”荀攸询问道, “您——” 他话刚起了个头, 就被打断了。吕布单手攥拳“嘭”地一砸桌面,怒道:“当然是拒绝!” 我就知道……荀攸感到颇为无奈,他温声道:“攸有一言,恳请主公静听。” 吕布对荀攸非常尊敬,即使知道荀攸接下来说的话很可能是他不爱听的,他还是点头同意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劝谏之前往往会举出旁人的例子作为佐证,既能使言语委婉,又可以增加说法的可信度。但跟吕氏父女相处了这么久,荀攸早就摸透了他俩的性格,跟他们交流最好直入主题,没必要弯弯绕绕兜圈子——吕布是听不懂,吕昭是嫌啰嗦。 因此荀攸直接了当地问道:“关于君侯的婚事,您是否已有心仪的人选?” 吕布的眉宇间闪过一抹烦躁之色,他憋了一会儿,硬邦邦地回答:“……没有。” 短暂地停顿了一瞬,他继续说道:“只要她喜欢就好。” 所有人:“……” 最淡定的是高顺,作为跟随吕布最久的人之一,他以前可没少听军中流传的关于吕布的八卦,早就对顶头上司的家务事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已经十分习惯了。 荀攸和贾诩默默把他们所认为的吕昭在吕布心里的重要等级又调高了一级。说实话,每当他俩以为已经是最高级别、到顶峰了,吕布总能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才哪儿到哪儿。 张鲁则认真反思起来,他觉得以他的身份,留在这儿实在是太不合适了,继续听下去真的不会被灭口吗? 两位谋士互相对视一眼,贾诩轻轻摇了摇头,荀攸无声地呼出一口气。 荀攸本来就是想劝吕布别那么抗拒联姻,现在吕布表示只要闺女喜欢,当爹的都行、可以、没问题,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执意要继续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他该去找吕昭谈。 可是这要怎么谈啊! 他们一帮大老爷们,关起门来跟主公参详一下自家女郎的婚事,还能解释成为了团队未来的发展考虑。 如果换成跟吕昭聊她的婚事……太唐突太冒犯了! 别说荀攸,即使是贾诩也开不了这个口。 这一刻,大家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件事:他们应该多招揽几位合适的女性给吕昭当助手。 不仅能方便跟吕昭聊一些敏感的话题,还能有效避免她彻底被男性包围,从而减少某些卑鄙无耻的勾引行径。 色|诱可不只是女性能用。 * 贾诩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视角,平铺直叙地描述了整件事。 当然他没写那么详细,适当省略了一些内容。 “联姻啊,其实可以考虑一下。”郭嘉慢条斯理地说。 吕昭看信看到一半,郭嘉就抱着一大摞公文回来了。见他老老实实完成了任务,吕昭也没把他轰走,任由他绕着书房来回溜达。郭嘉摸摸这个动动那个,最后还是在吕昭旁边坐了下来,眨巴着眼睛,光明正大地探头瞄。 “为什么?”吕昭既没有害羞,也没有恼怒,平静得仿佛婚事与她毫不相干。她仔细把信叠好,继续去看下一封。 “既然是入赘,就无所谓对方的身份了。”郭嘉倒了两杯茶,一杯推给吕昭,一杯自己捧着暖手,“出身高低都有好处,全看您如何取舍。” 出身高可以借势,但有己方势力被吞并的风险;出身低可以随意拿捏,但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助力。 “我不太想把婚姻跟利益绑定。”吕昭说。 “可这不就是婚姻的目的吗?”郭嘉摊开手,回答。 吕昭拆信的动作停住了,她偏过头注视着郭嘉,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两人对视了很久,最后是吕昭先妥协的,她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继续拆信,同时轻声回答:“对我来说,不是。” 郭嘉也跟着叹气:“那可麻烦了。” 他们默契地终止了这个话题,继续看贾诩的信里有没有新情报。 ……还真有,而且重要程度比联姻高得多。 就像汝南一样,开春以来,关中多日不见雨水,土地干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