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玄幻魔法>逍遥小儒仙> 第413章:匆匆春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3章:匆匆春秋(1 / 2)

事情安排出去之后,李长安又去了筑坝工地。 接下来,只需要把宛川府的农耕之事梳理好。 待大坝建成之后,三府便可以彻底进入正轨。 南巡镇抚司调来了很多文士和武夫,一些原本很困难的工事,也变得简单了不少。 武夫和百姓每夯实一层地基之后,文士便会施展加固文法,确保坝体更加稳固。 工部官员也全都调集了过来,每日巡查,检查工事状况。 曾世才和宋思仁则带着一批人,查验各地的捐银,同时比对筑坝石的刻名情况。 众人都在振奋精神,希望早日解决南方赈灾一事。 在南方赈灾的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每日都在奔波,可谓劳心劳力。 做官做到这份上,这是众人之前从未想到过的。 一切只等南方赈灾结束,就能看到结果了。 “大人,您的信。” 这时,一个差役急匆匆跑来。 李长安道了声谢接到手里,微微诧异,这信封和平日里的不太一样。 “这是谁寄的?” 拆开信封,展信,上面的簪花小楷映入眼帘。 李长安的心不自觉漏跳了一拍。 旁边曾世才恰好路过,笑着打了声招呼,“大人,又有家里人给你寄信了啊?” 李长安赶紧把信折起来,“啊,嗯……” 曾世才诧异地看了一眼,大人这是怎么了? 看封信而已,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待四周无人,李长安还是朝周围看了看,然后才重新展开信。 “自上次一别,已有数年未见,本以为可在京城相见,却不曾想世事难料。” “你在南方赈灾之事,每日都有人递消息给我,闻你无忧,我心甚安。” “周兄也曾问我,何时能再共饮二锅头,他的酒已经全部喝光了,我这里还剩一壶,封存已有数年之久。” “周兄自北境奉川归来之后,每日都在勤修武道,如今已入六品,实力越发强大,文道也在稳步提升,终于迈入七品。” “他曾说,待再相见时,定能与你切磋一二。” “……” “京城这里有一间佛寺,佛寺后有一面碑,碑上刻着一些诗文,桃花开时,我曾去游佛寺。” “那时忽才忆起,李长安,你还欠我一首诗文。” “何时能把那首诗文送给我?” 寥寥数百字,李长安的心却在微微轻颤。 脑海中不禁浮现起当日在奉川,那抽掉发簪后的安南栀。 这是她第一次寄信过来。 也不知她如今在京城怎么样了…… “大人……”李长安还在微微发愣,这时又有一个差役过来,轻轻唤了一声。 李长安立时回过神来,将信小心收好,“何事?” 差役面色有点古怪,大人这是怎么了? 想着又拿出一封信,“大人,这里还有您的一封信。” 李长安点点头接到手中。 信封很熟悉,是知音,里面竟然装着两封信。 展开第一封,是熟悉的瘦金体。 “长安,你在南方一切还好吗?我时常问师父,师父说你一切都好,可玲珑说一直见不到你,心里很是挂念,很想去南方看你。” “但师父为她安排了一位女教习,每日督促她读书练字,还有练习武艺。” “师父说她武道天赋很高,给了她不少丹药和真元石,让她每天都很忙碌。” “可是玲珑最近闹腾的很,我都快管不住她了……” “我最近练习书画似乎有了进步,意外开启了文宫,师父说也许这会是一条新路。” “我很开心,因为这样就能离你更近一些。” “师父想给我找一些教习,但我不愿,每日只是临摹你留下的字画。” “只是家中的字画不多……” “除了字画,我最近也帮师父看账本,师父说我进步很大。” …… “在南方一定要保重身体,家里有我,勿念。” 李长安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抹暖流,小心翼翼收好,这才打开下一封。 看到上面的字,不禁笑了。 “哥哥,我自己也能写信了,不要姐姐写。姐姐总让我不要烦你,说你在忙大事情。” “哥哥,我今天还被师父表扬了哦,他说我以后能成为女侠,就跟你写的话本里的女侠一样,可以行侠仗义。” “哥哥,我每天都在读书,可就是背不下来,我想可能是你不在我身边的原因,要是你抱着我,我肯定能背的很快。” “哥哥,我还学会了一道菜,等你回来做给你吃……偷偷告诉你哦,姐姐学了好多菜,等回来的时候,肯定能让你每天吃的不重样。” “……” “哎呀,被姐姐发现了,姐姐说我应该喊你相公……” “我就愿意喊哥哥,哼。” “黄蓉也是喊靖哥哥呢,我就喊哥哥。” “哥哥,我好想你呀。” …… 李长安脸上的笑意都带着温暖,这个小丫头。 不远处,好几个南巡镇抚司的官员,偷偷扭头看过来,然后捅了捅身边的其他人,朝李长安的方向努了努嘴。 “快看快看,大人竟然在笑。” “我还从来没见大人这么笑过。” “这是遇到什么高兴事儿了?” 李长安把柳玲珑写的信郑重其事收好,这是她第一次写信,得好好保存。 又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回到书房,李长安抽出一张纸开始回信。 首先是京城的安南栀。 “展信安好,待我去京城时,诗酒一同奉上。” “数年未得你消息,每次寄信也不知你收到与否,问其他人也没有回音,今日收到来信,心中甚慰。” “南方赈灾诸事除修建大坝外,已步入后期,万事皆顺利。” “京城我还从未去过,不知那里的教坊司,比东岳郡城如何……” “上次见你,已是数年,临别时也是匆匆,似乎已忘记你长什么模样,下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