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62章 精兵十万!五大军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精兵十万!五大军系(1 / 2)

大概了将册子翻看后,朱媺娖不禁满心欢喜。 经过收降时的初步统计,此番归降的大西军共有三十二万人。 其中,北大营收降的出自老营的精锐劲卒有六千多人。 普通意义上的精兵四万多。 敢战之兵六万多,乌合杂兵三万余。 因为营啸主要发生在杂兵营以及敢战之兵的营盘,所以这两个层次的士卒在昨夜死伤、失踪的最多。 否则,张献忠亲自统领的北大营应是有十八万人。 刘文秀的南大营原有兵马十二万多。 昨夜只有少数营盘发生营啸,故今日收降了精兵两万多人,敢战之兵七万,乌合杂兵一万余人。 李定国的东大营原有兵马十三万多。 昨夜有部分营盘发生营啸。 今日收降精兵两万余人,敢战之兵五万多,乌合杂兵一万多。 至于孙可望的西大营,原有十五万人。 可在昨夜的营啸中,因为孙可望带领数万精兵一走了之,今日收降的兵员便最少。 精兵仅有三千多,敢战之兵三万余,乌合杂兵五千多。 根据几个从西大营归降的将领透露的信息,昨夜孙可望应该只带走了两三万精锐。 所以说,昨夜西大营死伤、失踪的兵员超过了一半! 看到这种数据差,朱媺娖不禁感到心痛。 这些兵原本都应该是她的呀。 就算不能全部收为士卒,送去种田、做工也好啊。 通过红娘子在西大营实地查看的情况看,在营啸中死伤的有三万多,剩下的四万人估计都逃到别处了。 这些人多半会沦为贼匪,严重危害成都下面县城及乡镇百姓的安全。 很不知足地叹了口气,朱媺娖才翻一页,看到了各层次士卒的分总数据。 此番共收降精兵十二万有余,其中骑兵一万余,精锐劲卒近两万,普通精锐九万。 敢战之兵则共收降了二十四万。 剩下的乌合杂兵则只有六万余人。 合起来也就是开头她看到的那个数据——三十二万人。 这时下方的红娘子道:“这些数据都是归降时各营盘将领统计的,其中或有些许错漏,之后几日还会有些伤兵死去。 再加上我们收降时,并没挨个检验每个士卒的身体素质、作战能力,以后整编时肯定会再裁撤一批不合格的兵员。 这样一来,最终能得到的精兵、敢战之兵怕是还会缩水不少。” “本宫知道了。”朱媺娖听了点头,随即就道:“明日本宫会拿出一份整编的大概纲要,然后就以红总兵为主,马总兵、刘总兵为辅,开始对这些降兵进行整编。” 听到这话,红娘子没说什么。 一直旁听的刘鳞长却忍不住开口问:“监国,这么做会不会太快了? 他们毕竟有三十二万之众,又是才投降。 若一不小心引起兵乱,恐怕会危及成都安全啊。” 朱媺娖微微一笑,道:“刘协理不用担心,本宫已令李定国、刘文秀归心,明日会让他们协助整编之事,不会出乱子的。” “这···”刘鳞长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正常来讲,李定国、刘文秀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归心,明日放他们出去协助整编,只会让事情更危险。 可朱媺娖毕竟“受上天卷顾”,与她相关的事不可以常理度之。 刘鳞长不说话,红娘子却不禁疑惑道:“监国怎么给他们改姓了?” 朱媺娖笑道:“他们原本就不姓张,只是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才改姓张。明日,本宫便会让他们改回原来的姓氏。” ··· 次日。 早饭后,朱媺娖先召见了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人,提出让他们改回原姓的事。 过了一个下午及夜晚,李定国、刘文秀终于是将朱媺娖灌输的信息消化得差不多。 两人选择性地告诉了艾能奇一部分,并收服了艾能奇,让其也追随效忠朱媺娖。 改回原姓是他们历史上做过的事,此时他们心里也有这种想法,因此朱媺娖一提出来,三人就同意了。 随后,李岩、红娘子、马科、刘镇蕃来到了承运殿。 待四人行礼后,朱媺娖便拿出了一叠册子让费珍娥发下去,连李定国三人都有份。 “这是本宫与驸马商议的《第二次军队整编纲要》,你们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以提出建议。 待补充完善了,便就着这份‘纲要’议出一套对应的整编方桉来。” 听了朱媺娖这番话,李岩四人立即翻看起册子来。 李定国三人却是有些诧异,思考着哪里又冒出个驸马,居然能和公主一起参谋国事。 但三人也没多想,很快就跟着翻看起手中的册子来。 看完这份简单的“整编纲要”后,李岩四人便在殿内提出了各自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补充完善后,才依照“纲要”及各自的军旅经验商量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整编方桉。 最后又问过李定国三人的意见,三人表示基本没问题,才算将这套整编方桉确定下来。 ··· 根据“纲要”与“方桉”,这次整编不止是针对归降的三十二万大西军,还包括成都原来的近八万兵马。 为了配合这次军队的大整编,监国府下军务处增设了募兵司、军训司。 募兵司专门从各地招募、选拔兵员。 军训司则下辖三大营,依次为集训营、整训营、进修营。 集训营专门负责训练募兵司招募到的新兵。 整训营则专门负责对降兵及以前大明的旧兵进行整训。 进修营则是中低级将官进修、学习的地方。 士卒如果想要被提拔为低级将官,也会先到这里进修,或者是事后补充进修。 在郝光明、朱媺娖的设想中,进修营是军校的雏形,以后会从军训司独立出来,并由朱媺娖亲自担任校长。 这次大整编,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