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70章 油麻布,光明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油麻布,光明式(1 / 2)

“这一箱钻头有50个,你带到那边去给军器局的工匠用试试,如果没什么问题,我再继续订购。”郝光明道。 朱媺娖放下了钻头,问:“这种钻头能让加工枪管的速度提高多少?” 郝光明道:“我也不清楚,估计一倍左右吧。等回头兵工厂建成,用上水力的锻锤、钻床、镗床,以及流水线式的生产,枪管的制造速度才会真正提升上去。” 朱媺娖点点头,“那我现在就开始运送。” “姐姐,我帮你!” 旁边的朱媺姕一听要运货就来了精神,动画片都不看了。 接着,郝光明收拾碗快去厨房洗碗,俩姐妹则开始搬运。 钻头虽然不大,可每根都不轻,以姐妹俩的搬运能力,估计得来回十次以上。 两人都已经掌握了带货穿越的度,这钻头又不是急需,所以整个搬运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 八月十七日。 上午。 朱媺娖带着昨天运来一箱钻头又一次来到军器局。 在其他工坊粗略地视察了一变后,朱媺娖就来到了火铳所。 朱媺娖到军器局视察的次数多了,局内官吏、工匠便都知道了她的规矩。 她不喜欢每次来视察就所有人来迎接,只需官吏过来迎接行礼就可以了。 所以,得知朱媺娖到来,火铳所也只有所正带着两名吏员来迎接,工匠们则如常做工。 “参见监国!” “平身。” 见礼之后,所正就领着朱媺娖等人进入火铳所内。 如今军器局管理结构也进行了改革。 军器局下设厂、所、坊三种生产机构,这三种称谓原先虽然存在,却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在改革后不同的称谓代表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其中,所主要负责研制武器装备,厂、坊则主要负责批量生产。 所、厂都受军器局直管,主要负责生产具有保密性的武器装备,工匠进出时检查都比较严格。 坊则负责生产一些保密要求不高,甚至可以外包给民间的军备物品。 因此,坊里有军器局直属的,也有民间私营作坊。 在管理人员的设置上,厂、所的管理人员都属于官府小吏,也即是公务人员。 一般都是厂(所)长、厂(所)副加执事等若干小吏。 坊的主管则称坊主,若直属军器局,也是吏员;如果是民间作坊,自然就不是吏员了。 七月份进行了这方面改革后,朱媺娖便让军器局面对整个成都招募懂得研制火铳的人才。 此时迎接朱媺娖的所正,赵言,便是那时招聘进来的。 其祖上属于那种混好了的工匠,在成都城内有开有两家店铺,小有资财,所以好几代前就开始供养子弟读书,可惜至今为止,也只是出过秀才。 赵言已经三十许,却连秀才都没考上,只是个童生。 没科举天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对工造之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火铳,分了科举学习的心思。 得知军器局招募懂得研制火铳的人才,他便来了。 后来朱媺娖与他交谈了一番,便提拔其为火铳所所长,并拿出了郝光明弄来的燧发枪图纸,让火铳所研制燧发枪。 早在公元1547年,法国人就发明了燧发枪,但受各种原因影响,较大规模应用却要等到十七世纪晚期。 大明是在1635年(崇祯八年),由兵器专家毕懋康彷制出了燧发枪,并依照大明这边的命名习惯,称之为自生火铳,且将制作方法记录在了《军器图说》一书中。 如今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七年,但《军器图说》这本书并没有多么流通,所以此前不论是成都军器局的工匠,还是赵言,都没见过燧发枪。 至多是听过一些不清不楚的传闻。 如果朱媺娖只说个名字,就让火铳所研制燧发枪,那肯定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 但她都给了图纸,火铳所再研发不出来就太没用了。 事实上,赵言拿到图纸后,只用了几天就带着所内的工匠制作出了一杆燧发枪。 过去这些天则一直在完善这一款的燧发枪,并让其方便批量生产。 火铳所并不大,赵言手下的工匠也只有十几个,朱媺娖很快就视察完。 随即她站在院中问:“燧发枪的最新成品怎样?能交给枪械厂那边生产了吗?” 赵言道:“最新成品短时间内已无法再改善,正要给上面查验。若是上面同意,立即就能交给枪械厂生产。” “拿一把成品给本宫看看。” “是。” 很快,由小吏拿来一把燧发枪,由费珍娥检查后才交给朱媺娖。 郝光明通过手机摄像头,也看到了这把燧发枪。 他第一个感觉就是好长。 说起来,这一型燧发枪的详细制作图纸都是他从网上花钱买的,他自然是知道该枪的各种数据。 不算刺刀,枪长也达到了一米七,竖起来比大明好些男子都要高了。 火枪长了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不太方便,但在当下,燧发枪必须制作得这么长。 其一,时下使用的是黑火药,威力有限,要想火枪打得远、威力大,枪管就必须够长。 其二,使用黑火药射击时会产生大量白烟,枪管长了反而可以减少对枪手视线的干扰。 最后,枪长了加装上刺刀才能更好的当做冷兵器用。 不过,知道归知道,看惯了现代枪械的郝光明看到实物后仍旧觉得太长了。 而在朱媺娖身后的亲卫们来看,这把燧发枪并不长,但造型却有些怪。 首先,这杆燧发枪加装了以前明军火铳所没有的木质枪托,可以更方便地射击。 其次就是带燧石的扳机替代了火绳,显得简练了不少。 最后则是枪杆下有三个凸起的卡槽,成一条线排列,看着像是放通条的,却又不太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