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 87 章 公主请登基(三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7 章 公主请登基(三十)(2 / 5)

是个朔州的农户,是靠着侥幸考入了勇毅学宫,在里面读了几年方考中了二甲的进士,又来到她们凤安县做了县令,立刻就失去了与她交谈的兴趣。

“不过是个出身鄙陋的不安分的女子”她是这般告诉自己的郎君的。

那之后,她就听闻这陈县令在凤安四处碰壁,几乎成了个笑话。

现在,那陈氏也是来看她笑话的吧?

大夫人默然片刻,还是让人将陈县令请到了前堂落座。

“蓝夫人,有人到我们凤安县县衙告官自首,自称毒杀了贵府上下十余口。”

半年未见,陈氏一如既往的直白。

大夫人稳稳地落座,看向那个被捕快挟着带来到堂上的少女。

她大约十二三岁的年纪,生得瘦瘦小小,身上穿着一件崇家低等丫鬟的衣裳。

看着她,大夫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

她听见陈县令说:

“唐杏子,快将你所做之事如实招来!”

叫唐杏子的小姑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大人▁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我本名唐杏子,我阿姐唐桃子八年前被卖进崇家做丫鬟,卖的是短契,在崇家,她被叫香墨。”

听见“香墨”三个字,大夫人的身子微微晃了晃。

唐桃子,从前就是大夫人院子里洒扫的丫鬟,聪明,灵巧,十三四岁的年纪,却比旁人都要稳重些,大夫人喜欢她的稳妥,就把她提成了自己女儿慧娘的笔墨丫鬟。

自从陛下登基,允许女子科举,把女孩儿送去读书也成了一种风潮,彭州的州府里有一座女子书院,创办之人是州府有名的文夫人,像崇家这样祖上出过官身的人家一门心思想要重振家声,自然要到处钻营,把女儿送去读书,说不定也能替女儿寻一个高嫁的门路。

慧娘去读了两年,未曾学得什么知书达理的知识,口中的荒谬不驯之言倒是多了起来,大夫人舍不得打慧娘,却不会放过已经改名叫香墨的唐桃子。

正好慧娘也该说人家了,大夫人就停了慧娘去府城读书一事,连香墨也一并打发去做了粗使丫鬟。

偏偏香墨读了书,看着与旁人不同,倒让她的三儿子惦记上了。

大夫人的三儿子虽然考不中举人,却在凤安县一代颇有才名,也娶了一个家世相当的媳妇,正好三儿媳不够乖顺,大夫人有心让她知道些深浅,三儿子要香墨,大夫人就给了。

五两银子、一副银头面、三匹绢,香墨的聘礼不多不少,是按着崇家一贯的规矩来的。

什么都妥当了,唯一的意外是香墨不愿意,又是求了她儿子,又是求了她三儿媳,大夫人觉得她不安分,本想作罢,可三儿子确实喜欢,她就让人将香墨关了七天,出来之后那丫头也老实了。

香墨这个妾室当得也算是安分,只是三儿媳经常抱怨三儿子总喜欢把香墨留在书房伺候,觉得不成体统。

大夫人冷眼瞧着,等她抱怨了几次,就跟自己的儿子提一嘴。

过了三年,慧娘难得回来省亲,进门就哭说在夫家呆着不好,要是家里不给她做主,她就去考举人、考进士。

那时“陀螺妾”一案闹得正凶,说的一个叫于陀螺的女子考上举人之后不愿意再给夫家为妾,请求能断了这门亲事,这事儿一直闹到了御前廷议,大理寺少卿于兰娘力排众议,用太祖时候马奴为将的例子来论此事。

“当年马将军为将之后拜太祖、拜上官,可没人说他还该给那莫家为奴,对莫家行跪拜之礼,妾,不也是奴仆么?如何不能脱身而出?”

有人说一女子为妾室还能考中举人,这是受恩于主家,怎么也不该背弃恩主。

又有人说“妾”本就是家仆,既然如此提作“妻”就是了。

吵吵嚷嚷了许久,连各处学宫和书院的学子都下场争论。

直到陛下批了一句话:

“卿身已许朝,当立

青云道。”

有此一句,于陀螺终于能从她的夫主家里脱身。

也是因此事之后,各地皆有女子发奋读书科举,为的就是不再给人做妾。

旁人做这等背经叛道之事,大夫人只会一哂,她的女儿这么说,被她轻轻地拍了两下脸颊。

“好好生两个孩子才是正道。”

等慧娘走了,大夫人也将此事放下了,直到半年后,她三儿子从香墨那里翻出了科举用的荐书,这种东西可实在不该出现在一个妾的细软里。

香墨,她不想当什么崇家三郎君的妾,她甚至想要去考中个举人好从崇家脱身。

听到跪在地上的女子这般说,大夫人笑了。

崇家高门大户,怎会有这般离经叛道之事?这般离经叛道之人?

她还记得,那日是春时,前院有她的孙儿在让奴仆放风筝,院墙上一只白色的风筝飞得极高,几乎要飞出院子,还是被人一点点儿的收了回去。

她想将香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