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长安春> 第 7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1 章(1 / 2)

次日一早,李靖安神清气爽的去上朝了,他情绪素来不外露,但这一次不管是皇帝李承还是臣下都看出了他的好心情。

李靖廷心中不虞,安置前朝宗室的差事交在了二弟的手里,他如此春风得意,难道真的像阴平所说的那样,魏王对东宫有觊觎之心吗?

李承也有点好奇自己二儿子今日的好心情,不过想到他昨天叮嘱的事情,李承恍然大悟,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李靖安的好心情持续了一整天,即便是东宫党羽对他出言不逊,他也未曾计较,经过三省六部的协同办理,安置宗室的圣旨很快被下达。

前朝宗室亲王爵位降为郡公爵,郡王爵位降为侯爵,世袭三代后降爵承袭,其妇诰命随夫而降。其膝下男丁如有爵位,一律褫夺,至于女眷,郡主降为县主,县主降为郡君。昔日府邸朝廷不会回收,只需要尽快更改府门牌匾即可。

至于唯一一个没有被降爵的和嘉郡主,她并没有选择回到公主府安度余生,而是出家做了女冠,对于她的选择,京中高门莫不惋惜,只是大家的心中也清楚,身负宇文氏和杨氏双重的皇族血脉,能有这个结局,已经是万幸了。

除了宗室,身为外戚的崔慕也被夺去了承恩公的爵位,而是授予中书令,为了安抚清河崔氏,李承把崔慕的嫡长子提调到了工部尚书,至于户部尚书之职依旧由萧豫担任。

因为是从龙功臣,韦贞靳和裴仁都被调去了门下省,裴子翊则是被调去了吏部。

安抚了从龙功臣,对于皇室的亲家,李承也选择了郑重相待,随着太子妃的册立,博陵崔氏也重返朝堂,身居要职。

只是谢凌一意推辞,李承也不好勉强,只得重用谢宁和谢氏下一代的子弟,谢清平升调吏部尚书,而谢宁也在致仕十年之后,重新进入朝堂,封正三品怀化大将军。

前朝的事情处理完毕,观望的大臣也都松了口气,如今看来,新帝倒是个好说话的,到不像前朝和帝一样是个疯子。

群臣们松了口气的样子自然也落在了李承的眼中,对于和帝的许多做法,李承不敢苟同,但是唯独设立科举打压世家这一条,他是赞同的。

只是如今自己根基不稳,尚且需要各大世家的支持,动他们不得,等到南方平定,洛阳收复以后,自己会徐徐图之,万不会像和帝一般操之过急。

君臣各有各的小算盘,不过暂且按下不提,李承便说起了正事:“窦呈盘踞扬州,刘晨光试图一路北上,而最让人忧心的则是占据洛阳的王霖。

如今长安尚算太平,但是我们绝不能固守一方,看着百姓们生灵涂炭,为此朕决定即刻发兵收复洛阳,对于主将的人选,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萧豫率先出列:“军情如火情,片刻不敢耽搁,臣愿意与平阳公主一同领兵收复洛阳。”

听了萧豫的请战,中书令崔慕则提出了反对:“陛下,臣知道平阳公主与萧大人都是极好的将才,只是如今萧大人要掌管户部,而平阳公主更是肩负京中禁军之责,他二人若是离开了长安,目前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掌户部与禁卫军。”

崔慕所说的正是李承所担忧的,如今他进京不久,除了女儿女婿,他是万不敢相信旁人的,便是自己的亲儿子,他也不敢以禁军相托,毕竟古往今来造反的皇子也有不少。

李承顺势点头:“崔大人言之有理,萧豫,如今户部事务一团乱麻,的确离不开人。”

李靖廷看到温璋对自己频繁使眼色,想到他昨日的叮嘱,李靖廷上前:“陛下,臣愿意领兵。”

还没等皇帝说话,已经调往礼部的谢清泽忙站出来反对:“陛下,自先秦胡亥之祸之后,还未有储君带兵亲出,东宫乃是国本,万不可有所损伤。

太子殿下与平阳公主都是天家的子嗣,若是为了彰显皇家天威,臣以为,魏王是最合适的将领人选。”

温璋已经忍不住准备跳出来了,却被阴平扯住了袖子,谢清泽的话实在是诛心,若是这个时候他们还极力赞成东宫领兵,那便有谋害东宫之嫌,可他们是东宫的人,自然不会这样做,那就会被别人怀疑另有所图,手握重兵的储君在外,即便是陛下再宠爱太子,心中也会有所担忧。

他们本意是想让太子领兵,在军中立威,毕竟魏王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大的可怕,可如今谢清泽这么一说,东宫是势必不能出征了。

温璋有些不甘心,可是阴平的眼神可怕的吓人,他只能忍住闭口不言。

……

魏王府。

谢清徽起身的时候,李靖安已经去上朝了,她红着脸狠狠的锤了一下枕头,真的不想进宫了,只可惜昨日已经向宫中递了牌子,眼下是反悔不得了。

明镜嘴角噙着笑意拉开帷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