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乾憨婿>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底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底线(1 / 2)

秦墨进到太极宫偏殿之中。

中间用数块巨大的屏风给阻绝了。

“老爷子”在魏忠的牵引下,秦墨来到了李源身边,不过让秦墨吓一跳的是,不仅仅是李源。

李道远,李安吉,六部尚书,九卿都在。

看到秦墨,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当然,也有横眉冷眼的。

“哼”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冷哼,秦墨看了过去,就见老秦冷着脸,手不自觉的放在了腰带之上。

“来啦”

看到秦墨,李源连忙拍了拍他旁边的凳子,“坐过来,这里位置不够,就没放躺椅了”

“来了”

秦墨特意避过了老秦,坐在了李源的旁边。

众人都是羡慕,也只有秦墨才能跟李源坐的这么近了吧

“老爷子,这又是哪出啊”秦墨故意问道。

“还能哪出啊。”李源道“你父皇打算问政呗。”

“会不会太急了”

秦墨小声的道。

“别说话,多吃东西,多听。”李源转头看向其他人,“都认真的听好了。”

“是,太上皇”

众人点点头,其实心里都有些迷茫,都不知道做什么。

可也有聪明人,似乎抓住了一点东西。

就在这时,正殿传来了声音,“宣十五皇子觐见”

听到这声音,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

太极宫回音极好,即便他们在偏殿,也是能听得一清二楚。

李先快步走了过去,“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隆点点头,“朕有些日子没看到你了,你最近都在忙什么”

李先有些摸不着头脑,便如实道“启禀父皇,下半年的课业快结束了,儿臣跟同学正在做课业总结,和年终总结。

今年儿臣和同学一共研制出了新型的肥料,可以增加地力,减少虫害,经过试验,能够使得作物亩产增产36。

目前已经经过了农事局的批准生产,明年将大批量的生产。

其次,还研究出了新型的饲料,相较于普通饲料喂养,成熟率增加了510天,进一步提升了出栏率。

最后,就是针对草原民族的青贮法,此法由姐夫老师提出,农学院带队攻克了其中的关节,有了这个青贮法。

能够改善草原民族居无定所的现状,增加牧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再搭配咱们的新饲料,能够进一步的减轻牧民的压力”

说起这件事,李先是滔滔不绝,“明年,咱们将研究盐碱地的使用,这会是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

饲料,肥料,青贮法,这些都会进一步的研究,只不过会分开研究。”

听完李先的话,不仅李世隆点头,偏殿中,众人都在低声道“十五皇子一心为民,实乃大乾贤王。”

“不错,这青贮法我也是略有耳闻,军臣得到此法之后,如获珍宝,对陛下感恩戴德也”

李源拉着秦墨的手,小声道“景云呐,爷要谢谢你,要不是你,十五绝难成才的。

这孩子我知道的,没什么大能耐。”

“老爷子,我也时常不在家,还是他自己争气。”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李源道“就拿青贮法来说,大致的方向是你给的,他们只需要去实践就行了。

最后的功劳却是他们的,你把他领进了这个门,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打开这扇门,所以,你居功至伟啊”

“言重了,老爷子”秦墨笑着道。

而此时,李世隆开口了, 众人连忙闭上了嘴。

就听李世隆道“朕看了秦伟给你的评价,你很不错,所学也是国之根本也。”

李先很少被李世隆夸赞,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父皇过誉了,儿臣,儿臣就是很喜欢在田地里摸索。

喜欢那种探究的过程,看到田地里沉甸甸的食物,儿臣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以前年岁小,太不懂事,时常浪费粮食不说,还挑三拣四。

昔日宫中先生教导,粮食贵重,却只停留在书本之上。

真当自己去栽种,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更明白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艰辛。

如果两不靠,那就只能靠老天。

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日头太足不行,日头太少了也不行。

难难难,百姓难。

所以儿臣发誓,要让农民过的更好”

李世隆点点头,心中更是满意,他这个十五子,以前什么样,他还不清楚

现在完全是脱胎换骨了。

务实不说,所学所用,也是一心为民。

“你有这个心,朕很满意”李世隆道“前些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