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投稿(1 / 2)

席余烬又在垃圾场里淘宝。 这次他要找的是写小说的工具。他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但能感知到组成自己的气体正在不断发生炽热的反应。他的体积比太阳小多了,除了太空垃圾没有捕获任何天体,所以他是个小质量孤星型恒星。恒星的质量仅影响寿命而不影响亮度,他在这片区域依旧非常耀眼。 “总算找到了……用精神力太久,我觉得我的星体都变轻了……”席余烬摸索太空的奥妙,也摸索自己的新躯壳,“难道我也患上了精神混乱这种疾病?” 入乡随俗得个病也不是不可能,但无论如何,席余烬的首要任务都是写小说。 他找到一个平板通讯仪,接上了黑箱的信号。他猜那是某个飞船的报废面板,因为还挺大的,但对于他来说刚刚好。他花了一些时间来学习操作。 “那么接下来,要写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席余烬思考道。 他现在变成星球了,只要轻轻一回想,许多记忆都被翻出来。那些看过的文字好像就储存在自己脑海里,想看第几页就看第几页,所有遣词造句都清晰无比,他惊喜极了。看来他还拥有一个学习写作的资料库。 和书籍一起被翻出来的,是他的童年回忆。 那时他放学回家,总会在报刊亭逗留一会儿,或者买一份报纸,或者买一本新出的杂志。那年纸质阅读还未遭到冲击,报刊亭上各色实体漫画小说百花齐放,但都被打为“闲书”,学校是不提倡阅读的。唯有一类杂志,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课室内观看。 那就是《意〇》、《读〇》、《青年〇摘》! 里面有诸多好词好句和故事,是写作文的素材素材库,学生老师都推荐看。 虽然长大后,众人才发现,这些杂志夹杂许多洗脑私货。 例如洗盘子的故事。 一位华国人去樱花国打工洗盘子。樱花国的店要求用洗洁精反复洗7次,1次都不能少。华国人不理解,他认为洗4次就够干净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水洗7次呢?几天后,这位华国人被解雇了,理由是没有按要求洗7次,被专业的仪器检测出来了。啊,樱花国人的认真细致,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华国人,放下你的小聪明与懒惰,你应该学习他! 又例如送小孩子去幼儿园的故事。 一位华国人把孩子送去北欧幼儿园读书。一天小孩子哭哭啼啼地回来了,说自己被咬了。华国人直接上幼儿园投诉。结果老师的反应意外冷淡。原来,这是外国人培养小孩子竞争意识的方法,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哭不能解决办法。啊,华国人的溺爱教育只会让小孩子软弱! 席余烬回首往事,才发现这些经典流传小故事竟然如此有毒。可是这种小故事在当年很爆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都爱看。从他这些天的了解,宇宙生物和地球人的审美差不多,所以宇宙生物也可能爱看。 他完全可以把这些小故事的内核改成捧地球人,让宇宙生物反思嘛! 其次,就算这里的宇宙生物不喜欢,他也只是写了个短篇,并没有耗费多大力气。 因此,席余烬在这片宇宙的第一个短篇,就是反思式心灵鸡汤小故事。 席余烬想了想,输入第一个短篇的标题: 《一位游民老人的自述:几经磨难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不过这两个字》。 “我们人生中总有很多突发奇想的计划,一想到就热血沸腾,坐也坐不住,恨不得马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大脑冷静下来后,我们便开始思考计划的细节,总觉得哪里有缺漏。于是接下来一天我们都在细化计划的细端末节,大脑中好像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做出完美的计划,结局就不会变好’。再过几天,等我们想得七七八八了,当初的热血也差不多凉了,这个计划也没做下去的意义。 其实,再完美的计划都比不过两个字:‘开始’。 在我的母星蓝星有个搬山人,叫做愚公。有人问他,山这么大,你什么时候才能搬完?他回答,只要开始搬第一块石头,就能搬第二块石头,然后是第三块、第四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搬完的一天!” …… 席余烬打字打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休息一下。他确定,自己写文章是真的消耗精神力。幸好他现在只是写个短篇。 用自己的语言写好草稿,席余烬开始一字一句地翻译成游民语。游民语是多种族语言融合的产物,不大讲究语法语序,但还有很多专有名词要用拆词法做注解。因此席余烬的文章看起来由密密麻麻的长单词组成。席余烬越翻译越心虚,总担心自己翻译后,这篇文章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狗屁不通的随笔。 语言不通真是一大困难,要是他有个翻译助手就好了。 席余烬不放心,趁着脑袋里还挺多灵感,多写了一篇短篇。这篇的标题为: 《游民的顶级自律:能耐寂寞,能抗困难,能压狂妄》 “宇宙如此广大,与其羡慕那些佼佼者,不如经营自己的实力。做好这三个自律目标,你就不会被生活打败。 遥远的蓝星有个诗人叫做李白。他的诗句名垂千史。然而在他小时候,不过是个顽皮不想学习的小孩罢了。 一天,他沿着小河闲逛,看见一位老妇正在磨铁棒。李白问老妇此举有何用意,老妇便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大受震撼,学习的寂寞难道比磨针的寂寞还要多吗?因此他痛改前非,从此乖乖学习。” …… 这篇席余烬写得满意多了!游民语好像成了他的第二门母语,遣词造句都十分自然。 翻译完一遍后,席余烬又精修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