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90 章 徭役不停天下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0 章 徭役不停天下反(2 / 5)

起来。

窦夫人以为是李玄霸照顾妥当,才让李建成身体这么快好转。当李玄霸回到别庄后,在夏秋季节变换的时候例行小病一场,窦夫人对李玄霸愧疚更甚。

万氏带着李元吉等人回到了唐国公府,李智云就像是被忘记了似的,继续留在李世民和李玄霸身边。

窦夫人没有再提起让李世民和李玄霸亲近李元吉,疏远李智云的事。

万氏暗自抹了眼泪,高兴地哭了。

只是一点风寒,李玄霸没几日就好了。

时间已经进入七月。徭役还在继续。

百姓的田今年是没法耕种了。卖身给勋贵的农人不需要服徭役,勋贵的田地正进入热火朝天的夏粮收割时

节。

洛阳附近田地种植的夏粮多是小米或者大豆。收获之后,农人立刻将田地翻弄,种上冬小麦。

唐国公府的田地也丰收了,粮食堆满了仓库。

李玄霸用杨广的赏赐和李渊给的钱财购买了许多田地庄园。

百姓每户家中青壮男女都被征发徭役,家中只剩下老幼,拼了命也会误了农时,收获的粮食还不够果腹。

但赋税还是要按照原本的田地和人头征收的。

许多青壮男女有命回到家乡,还来不及享受家人团聚的喜悦,就要面临交不起赋税的灾厄。

这时就是勋贵世家豪强土地兼并和扩充奴仆的好时机。

李玄霸早早准备好了钱粮,派奴仆在各地疯狂购入庄园田地。

他购买庄园和田地的时候打着“义庄”的旗号,不仅给的钱粮更多,和那些青壮签订的“卖身契”也更宽松。

这些青壮只需要在庄园里干上五年,每年缴纳与官府规定田赋相等的粮食布匹,五年后不仅能恢复人身自由,还能带走原本卖出去的田地。

李玄霸让仆人宣传,他不是购买田地和奴仆,只是“抵押”。

李玄霸用的是他和二哥的名号,契约上只盖了他和二哥的印章,没有以唐国公府的名义。

他虽然攒了许多钱粮,但对比其他勋贵豪强,这点钱粮不过是小打小闹,又分散各地,实在是不显眼。

再加上各个地方消息不灵通,每个州县之间民间通信都需要以日计,上层勋贵也不关心底层百姓的事,所以这点小事没有引起任何勋贵豪强注意,更别说引起朝廷注意。

就是李渊和窦夫人都对此事知情不多,顶多知晓李玄霸拿自己和李世民的钱财去救助了一些百姓而已。

李玄霸所做的“善事”只在底层百姓间传递。

许多百姓都等着“李二郎、李三郎”来拯救他们,甚至愿意不签五年契约,一辈子投靠两位“菩萨佛祖”。

李玄霸很快就将手中钱粮花了个干干净净。

反正他背靠唐国公府,手中零花钱没了也不会降低他和二哥的生活水准。

老师们知道此事后,悄悄送给李世民和李玄霸许多钱粮,让他们继续以“李二郎、李三郎”的名义“借贷”。

宇文小娘子和长孙小妹还以自己的名义送来金银,支持李玄霸和李世民的善举。

两位少女并不知道李玄霸和李世民所做的事不是善举。

老师们知道李玄霸的善意不纯粹。

以现在民怨积累的速度,五年后天下一定已经很乱了。李玄霸说五年后让那些百姓离开,那些百姓肯定也不愿意离开。这些扩充的人力和田地,都将成为李玄霸和李世民的根基。

而且有“五年”这个期限,即使杨广得知了此事,也不会对李玄霸和李世民生出警惕。

比起其他勋贵世家豪强们直接土地兼并购买奴仆,李玄霸和李世民五年后就会将土地和奴仆“放还”,这简直是纯粹

做好事了。

老师们唯一担心的是李玄霸和李世民会不会在民间声势太过。

李玄霸写信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陛下眼中没有百姓。朝中大部分公卿眼中也瞧不起百姓,所以在百姓中的声望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他们不会忌惮我和二哥。()”

宇文弼犹豫了许久,还是将李玄霸真正的用意告知了宇文珠,没有让宇文珠过分误会李玄霸的高尚。

宇文珠得知李玄霸的用意后,确实低落了一会儿。

但她想起李玄霸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论迹不论心()”。

无论李三郎的目的如何,李三郎做的就是善事。

何况这些目的难道就不是“善举”吗?

等天下大乱,这些百姓会成为唐国公府抵抗乱世的底蕴,唐国公府也会为这些百姓提供庇佑。

这封信宇文弼也拿给了宇文珠看。

宇文珠看完后沉默良久,道:“三郎怎么能说他的善意不纯粹呢?能看到百姓,会看重在百姓间的声望,并讥讽陛下和公卿不重视百姓,三郎对百姓的善意就是纯粹的。”

宇文弼颔首:“三郎就是在这一点上很别扭。妄自菲薄是他最大的短处。你以后要好好帮他弥补。”

宇文珠道:“我这就写信夸他!”

宇文弼失笑:“好,快去写。”

看着孙女充满干劲的模样,宇文弼心情复杂。

去年孙女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