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兰塘村8(2 / 2)

气,许多人家都会愿意。

那么他们家剩余的粮食就只需要撑过这小半年,足够他们丰丰足足的吃饭了。

苗兴还道:“家里种了白菜、秋萝卜和南瓜,等收了再给你们送来些。今年白菜种的多,你嫂子说你积的酸菜的手艺好,今年还想麻烦你帮着积些酸菜呢。”

一想起酸菜的滋味,沈青嘴巴里便不由自主的分泌出了些口水。他是很爱吃酸菜的,在老沈家时分好饭食从来没他们娘俩的份儿,酸菜是他能吃到的为数不多有滋味的东西了,只可惜酸菜刮油,总是越吃越觉得肚子饿。

不过如今想积酸菜,家里连口积酸菜的缸也是没有。沈青在心中暗暗叹气,他们还是太穷了,做什么事情都捉襟见肘的。入冬前苦干这一阵时间,怎么说也得把要紧的几样买上。

苗氏积酸菜的手艺好,未出阁前在石渠村也是有名的。往年苗家人不好为了积点酸菜就叫她回娘家,如今和离脱离了沈家,倒是方便了。

说到沈家。秋收后不久沈志高便迎娶了李寡妇过门,在村里又引起了一阵热烈的议论。当时李寡妇已经稍稍有些显怀了,这段时间村里,包括临近几个村子的人,背地里都没少说他们的闲话,李寡妇却不当回事,反而觉得自己能进沈家门,是自己有本事,捧着肚子像个功臣一样。

现今沈家的事儿已经勾不起沈青和苗氏半点兴趣。天气渐凉,村里人都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城里柴薪价格隐隐还有上涨的趋势,沈青正计划着好好赚一笔!趁着天气好多砍一些囤在院子里,等天冷到不好上山时,再借辆牛车拉去城中——不用花上一天时间背柴走去城里,便能多砍几担柴。如此省时、省力,临近年关柴火还能卖个好价。

村里就有人家有牛车,借半日给十个大钱,倒也划算。

这些天沈青在山上一窝就是一整日,苗氏便要提前把干粮给他做好了,让他带去山上吃。她灶上功夫不错,做的虽是杂粮野菜饼子,味道却不差,也舍得下料:青哥儿砍柴可是大力气活!

豆面、高粱面加上老面肥和好了,发上一个时辰,擀成薄如纸张的大片儿;用一小勺白面拌了一小勺盐、三分之一勺花椒粉,一小撮葱花,淋上少许热油搅拌匀了,便成了油酥。均匀的抹在面片上,再铺上薄薄的一层野菜,将面片边缘竖直地划开几道,朝中间相互叠覆,直叠成一尺见方的圆饼,便可上蒸笼蒸了。

蒸出来的饼子三四指厚,从中切开,如有千层。虽说口感仍是有些粗糙,但咸鲜暄软,加上野菜的清香,也不失美味。

苗氏有些遗憾,她烙饼的手艺才好呢,可惜从沈家出来,一时连铁锅也买不起——铁价贵,买一口铁锅要三四钱银子,属于家家户户比较贵重的财产,要么有个词叫砸锅卖铁呢。他们现在处处都缺钱,并不舍得花这么一笔去买铁锅,此时便只能先用陶锅瓦罐和蒸笼将就着,没法子烙饼。

蒸上了饼,苗氏又抓了把米,半把豆子,削了一个红薯切成小块,用瓦罐装了一起煮粥。等饼和粥快熟了,才去叫沈青起来。

沈青比两个月前更精壮了。大眼一看仿佛是瘦了,可衣衫下的肌肉更加结实,面庞也脱了两分稚气,更显棱角。苗氏也胖了,再不是风一吹就要倒的模样,脸庞也圆润了许多。沈青快速套上衣服,嘴里叼着柳条净牙,往厨房里张望了一眼,含含糊糊道:“晚上吃鸡蛋吧?好些日子没吃鸡蛋了。”

“大前天不才吃过?”苗氏有些无奈。她搬过来没多久就买了些小鸡仔养在院子里,但还没到下蛋的时候,要吃鸡蛋只能花钱去别人家买,一个钱换两个鸡蛋,苗氏舍不得。

青哥儿花钱过于大手大脚,在吃上太舍得了。他们娘俩没有土地,苗氏的心一直不够安宁,从老沈家脱离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她有时还觉得自己在做梦,这日子好的不真实,钱花多了心里更不踏实:“你小燕婶儿家的萝卜昨天间了苗,送了我一篮子萝卜缨子,晚上吃拌萝卜缨子。”

说话间苗氏已经把蒸好的饼切成六块,一块能有大半个巴掌大。捡了两块放在一个草编的小筐里,剩下的装进一个布袋子,就是沈青在上山的午饭了。

苗氏胃口不大,只盛了半碗粥,掰了小半块饼。沈青就着饼把大半罐的粥都喝了,心里算着这些日子攒的木柴能卖多少钱。积酸菜的大缸,腌咸菜的坛子,马上要入冬了,厚被褥、厚衣服也缺。要是能再挤出些钱来买口铁锅就好了,这样萝卜缨子还能炒着吃。

搬出来的时候自信满满,可真过起日子来,虽然饿不死,却是处处都愁钱。不过沈青并不气馁,只觉得咬咬牙、多干狠干,就没有度不过的难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