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第139章:想复仇的太上皇(6)【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想复仇的太上皇(6)【二合一】(2 / 3)

以自然是能避就避。

等丧礼结束,虽然很多事看起来好像重回正轨,但实际上,长孙皇后之死所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后宫里的韦贵妃开始不太安分,想谋求继后的身份,她背后的娘家以及所代表的势力也有类似想法,并正朝这方向努力。

又比如魏征继续禀言直谏,缺少长孙皇后调和,李世民是越来越不耐烦。

以及长孙无忌,包括李世民都对李承乾的期望加大,并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没什么瑕疵,不可动摇的太子,这么一来才符合长孙皇后的遗愿,也符合他们长孙家的利益,更符合李世民的期望。

就是他们也不考虑考虑,李承乾脆弱的心理,受得了受不了这么大压力。

……

时间一晃就是四年。

这一年是贞观十四年,李恪经过这四年的发展,虽然依旧没能笼络多少官员和世家门阀的支持,但私下他不仅靠着各种先进技术,攒下了数量极其庞大的资产,还靠着各方面合作,成功整合了很多没世家门阀背景的中小型商会。

除此之外,相对高产一些的粮种以及更加简单便捷的农业用具,也早就已经准备好,只等找机会上献并邀功了。

白圣给他制定的方案,就是笼络整合工商阶级的力量,获得农民的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打下牢靠根基。

不至于被世家门阀一击即溃。

相比较于李恪的暗暗积攒底蕴,李承乾的太子生活,是真不好过,白圣有时候看着他的遭遇,都觉得他挺可怜。

作为太子,他所承受的期望值。

实在是太高了。

就如普通百姓依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般,作为太子的李承乾更是被他父皇,乃至于被满朝文武,寄托了太高的期望。在白圣看来,他们哪是希望李承乾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他们是希望李承乾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圣人,不能有任何一丝瑕疵缺陷的那种圣人,必须得是个完美太子,才符合他们的期望。

年初盖个房子,也不是很大,跟李世民最近这些年盖的那些建筑相比,简直都能用破茅草屋来形容,然后于志宁就上疏批评他过于奢侈,乃昏庸之举。

浪费民力,浪费金银。

与宦官玩乐,其实也没玩什么过分的游戏,游戏嬉闹的时间,更是跟白圣大安宫里剩下那些妃嫔,每天打麻将花费的时间没办法比,五分之一都不到。

于志宁就说他此举犹如胡亥。

甚至于写了《谏苑》二十卷,进行劝谏,二十卷,不是二十页,二十张。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谏臣可不止一个,还有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岑文本与马周,他们全都是东宫的辅臣谏臣,且有资格上疏,指责,也就是挑李承乾所作所为的不是,以及应该怎么怎么做!

为了表现自己的能耐。

他们甚至于开始攀比起来。

词措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根本不怕死的挑刺和上疏。

光这么讲,有些人可能还难以有什么共鸣感,稍微换算下李承乾的遭遇大概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他爹给他请了十个辅导老师,这些辅导老师除了正常上课教学之外,闲暇时间专门盯着他。

一旦发现李承乾做的某件事,不合乎圣人规劝,或者说不合乎他们想象中的完美太子形象,他们就开始劝诫了。

比如上课开小差,下课多玩了五分钟,又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浪费了不少米粒,半夜起来偷偷听音乐,这些都是他们不认可的,而且他们的劝诫还不是和声细语讲道理,是直接指责,怎么难听怎么来,怎么扎李承乾心窝子怎么来。

亲爹听了看了,还夸他们尽责!

是自己这儿子不行,不听话!

太让自己失望了等等!

怎么形容呢?这些遭遇白圣光是想想,光是在边上看着都觉得很窒息啊!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发疯变态和抑郁自杀,完全就是五五开嘛,除此之外,白圣真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可能。

十个啊,很多人连亲爹亲妈的唠叨都受不了,更别说被十个人盯着挑错。

二十出头的年纪,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叛逆期,但叛逆期稍微晚点也正常,在无法做出其他更为激烈的反抗措施之前,只能以你越不让我去做什么。

我就越要做什么,来默默的反抗。

李承乾显然就是这样。

用心理学来分析的话,他的这些操作与其说是叛逆,不如说是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白圣本来是不想管的,毕竟李承乾也算是她帮助李恪夺嫡的最大拦路虎。

但是吧,人也得将心比心。

即便不提李承乾是自己亲孙子这件事,他这些年对自己也挺好的,可以说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就替代了长孙皇后的作用,成为白圣与李世民之间的缓冲点。平日也挺孝顺,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自己,前段时间被魏征他们群起攻之,就是因为斥巨资买了不少荔枝。

而那些荔枝一半都送到白圣这了。

不拉他一把吧,白圣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古话还说拿人家手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