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重燃2003> 第153章 后面的路,可要你自己走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后面的路,可要你自己走了(2 / 4)

主基调的宏观调控政策,Top刚刚从‘内叛风波’中恢复元气。

有人在宋儒华耳边吹风,兰德集团的穆其中了不得。

既然是个厉害角色,宋儒华就产生了想去会会穆其中的念头。

正好约好的那天,宋儒华跟一家公司谈买电脑的事儿迟到了,赶到穆其中那时,老穆有点不开心的打官腔,问他从哪里来的。

老宋就说是从西蜀来的,穆其中顿时就高兴起来,说,‘那我们还是老乡啊’。

老宋赶紧给穆其中解释,他迟到是因为跟谁谁谁谈什么事儿去了。

没想到穆其中听完后一脸的兴奋,‘你这个东西不错,全国有2亿中小学生,市场很大。

这样吧,我兰德集团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你Top生产电脑,我到华尔街融资。

你把电脑分给全国各地的学校,华尔街的钱通过兰德借给Top。

学校收费之后,付钱给Top,Top在通过兰德把钱还给华尔街。

只要教育部出保证书,这事就一定做得成,华尔街有的是钱。’

宋儒华后来给我们感慨,‘那家伙真是神了,几分钟时间他就搞了个概念出来’。

不过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兰德办公区,老宋就已经察觉到当时的兰德经营情况非常糟糕,所以合作的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那年的年底,老宋通过致公洪门的关系,专门到海珠市拜访石玉柱,没寒暄几句,石玉柱就向他推荐巨人的保健品,那次见面当时就不欢而散,老宋当着众人的面说石玉柱没救了。

结果石玉柱2001年不但还清了债务,还重建了资本市场的信誉,现在Top的合作伙伴纷纷倒戈,老宋处在风雨飘摇中。

咸鱼翻身的石玉柱上个月还专程派人到华亭软件园参观考察,向老宋表示了‘慰问’之情。”

听到这里,卿云差点没憋住笑。

这确实是石玉柱睚眦必报的个人风格。

不过秦天名显然有点‘老人病’的倾向了,动不动就忆当年而后肆意点评。

他赶紧转移着话题,“大伯,宋儒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实在的,卿云整个计划的猎物便是Top系,宋儒华是个怎样的人物,其实与他没太大的关系。

好人?坏人?英雄?枭雄?狗熊?

无所谓的。

反正,随后都是失败的出局者。

但作为一个西蜀人,八卦精神还是有的,他很好奇宋儒华这样的人物,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这一点,随后二十年,哪怕关于Top的论文上十万篇,都没人能说清楚。

留给世人的疑惑,不仅仅是‘Top到底有多大’这么一个世纪之问。

秦天名此时却皱起了眉头沉吟了起来,半响才缓缓出声,

“坦率的说,其实我和老宋的私交算是不错的,他的副教授职称都是我力挺的。

但我看不透他……”

又是一阵沉默后,秦天名叹了口气,“两面人?”

这句话出口后,他摇了摇头,“这么说吧,30岁以前老宋的人生很简单,三个词就可以概括:

清贫农家苦孩子、寒窗苦读大学生、才华横溢副教授。”

说罢,他揉了揉眉心,“这个阶段的老宋,有一个‘八不原则’:一不出国、二不经商、三不抽烟、四不喝酒、五不唱歌、六不跳舞、七不看电影、八不逛公园。”

秦天川闻言补充了一句,“你现在可能不太理解,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要做到前面的‘两不’对于人性的考验非常大。”

秦天名点了点头,“我们国家的大学,其实有些走错了路。

既要老师教学,又要老师做科研,评职称又和论文强挂钩,这就导致没人愿意吃力不讨好的教书。

但老宋不一样,为了讲好课,老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

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讲台边、过道上都坐满了人。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常用掌声向他表示感谢。

这是那些老教授老院士才有的待遇,他做讲师第二年就办到了。

现在好多学生都很感恩当时他的讲课,那个网难的丁三磊前段时间接受采访还说过,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老宋的课程。

90年,他27岁,就被电子工业部授予‘机电部青年教书育人特等奖’,这个奖,全国只有一个人,就是他。

91年,他一个本科生,就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教书育人,他能成为一代巨匠的。

所以,他现在走到了这一步,我作为曾经的同事,确实非常惋惜。

Top起步于92年……”

秦天名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更多的像是他人视角下宋儒华的回忆录一般。

不过在卿云的脑海里,‘宋儒华’这个形象却逐渐丰满了起来。

破格提拔,获得奖金后,拿来改善生活,被眼红的同事冷言冷语积毁销骨,说他不请客是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请客之后又说他邀买人心,意图将领导取而代之。

升的太快,被嫉贤妒能的系主任发配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