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113章 公检法辞职前后的生存之道解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公检法辞职前后的生存之道解析(1 / 1)

人类社会的运行本质上是一个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依然遵循着某些规则,无论是支持这些规则还是反对这些规则,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你始终要在这些规则的支配下生存,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其中一部分规则,范围限于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对律师行业不一定适用,但相信某些原理都是相通的。

此外,仅为一家之言,讲述出来以便大家了解这些生存手段,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站队是术的根本

站队之术无论体制内外辞职前还是辞职后均适用。这一点在往期文章《拿出自己的勇气再谈从公检法辞职》里面有提及过。这也是安身立命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在同一环境和范围下,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站队就是相当于给自己贴标签、打烙印,甚至有可能得罪别的队伍。

不站队是不行的,不站队连门都进不了,意味着你对谁都没有价值,不是可用之人。如果你势单力薄、实力较弱,那谁都可以骑在你头上拉屎拉尿。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站队,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站队。即使你无意站队,也会不自觉成为队中人。所以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想做成事必须站队,站队意味着你做事会有队伍资源全方位的支撑。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如何站队、站队的要点在哪里?选和自己三观最相一致的人为领路人,三观不一致是没办法合作的,就算站了队也得被踢出队伍之外。说到这里不得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强调一下站队的重要性。站队就像是选平台,选风口,选对了,哪怕你资质平平,平台的力量会放大你的能力。只要你坐上了对的班车,提拔也会飞快,俗称坐直升机,再猛一点就是坐火箭。

站队后需要注意什么?站好队以后,要了解不同队伍是哪些人,不要在表面上和任何人交往过密。不要轻易评价他人、在私下场合发表对其他人的看法。因为话没有说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话说出去以后,你就是它的奴隶。如果因为你乱说乱动,给队伍带来麻烦,那队伍为了自保,很有可能和你划清界限,使你成为弃子甚至牺牲品。你要明白自己站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借助队伍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队伍和自己的共同目标,而不是逞口舌之快,口惠而实不至的事坚决不能做。

站队首先是要表现出自己对领导的忠诚。这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下的各大项均可做参考,就不在这条里细谈了。

其次是坚决执行领导指示,维护领导威严。领导都非常在意威严,领导自己可以表现得平易近人,但你要时刻保持维护领导威严的意识。

再次是以合适的机缘上交合适的把柄,这个把柄不能是不疼不痒的小缺点,但也不能是一剑封喉可以要了你小命的,具体这个度要自己揣摩。领导握有你的把柄,一是在内心会有安全感,认为你不会对他有威胁,二是可以制衡你,使你不能轻易反水。

最后就是经常汇报思想。最简单的办法是早请示,晚汇报,让领导时刻掌握你的动向和想法,这样会让领导感觉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领导的决策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站队后还能换队伍吗?换队伍自古都是大忌。背叛的代价是各方均不会信任他。因为背叛一次,就有可能背叛第二次,吕布被称为三姓家贼就是这样,历史上有了污点,后面表现的再忠诚,就算喊爹别人都不会信。

比如前段时间落马的某部级大佬,职业生涯反复横跳,队伍换来换去,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顺便说一句,一个人能让上面大哥骂,下面小弟也骂,外头各行各业也一起骂,能混到这种地步和评价还真是让人小刀插屁股,开了眼了。

二、“少说话多做事”的正确理解

这是一句经典的名言,但是绝对不能按着字面意义上去理解,机械理解和应用“少说话多做事”是大错特错。

有时候领导心里想说的话,需要说,他自己又不能说出来的时候,你要判断清形势,敢于站出来替他说,替他扛,替他挡枪或捅马蜂窝。你只要是真的为了领导的意图去开火,后果领导会帮你兜着。有些时候,你就是要唱黑脸,让领导做好人。不然领导想做好人收买人心,你不给他机会啊。领导需要一个精明的下属,但是他不需要表现的过于精明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不智”,反而需要一个稍微有些“冒失”的下属,来衬托领导的英明。许多大员在上级面前,乖巧幼稚的像小学生,像和珅一样领导都喜欢。像杨修一样跟曹操抖机灵甚至耍滑头,让领导下不来台的下场一定是会被领导借机整顿。

少说话多做事不一定就是对的,有很多情况下,“少说话多做事”只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个胆小怕事的庸才。少说话多做事,应该是“少说错误的话,多做正确的事”,再引申一下可能是:“多说正确的话,少做愚蠢的事”。所以,多说话少做事不一定就是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