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隐相> 第653章 朕有一事求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3章 朕有一事求你(2 / 3)

业,朕将十二京卫托付给你,朕可曾器重于你?” “君恩似海,臣万死不能以报!” “不用你死!”朱由检摇摇头:“朝廷里的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死绝了,朕也舍不得你这般大明的忠勇去死,不过,朕现在的确有一件不太好办的事情,想让你去做!” 他沉吟了一下:“这件事情也只能你去做,而且,只能做好,不能有差池!” “陛下请吩咐,只要臣做得到的,哪怕是刀山火海,臣也不会有半句废话!”徐永祯果断的说道。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是再不知道怎么说,那岂不是蠢货一般,而且,他心里也没打算敷衍皇帝,而是真有心替君分忧,他徐家世代饱受国恩,此刻君王有所派,他又岂能推辞敷衍。 朱由检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又似乎是在犹豫着什么,最终,在一种沉默之后,他缓缓的开口说道。 “辽东这次大捷,你怎么看?” “孙传庭有勇有谋,指挥得当,锦州诸将调度有方,齐心协力,我大明将士众志成城,此战振奋天下,乃是陛下之福,天下人之福!”.caset “那辽东都司那边呢,以你的消息,应该不会不知道辽东都司的军报是辽阳那边一起送到京城的!” “……”徐永祯犹豫了一下:“说实话,那份军报臣也有些不大信,若是辽东都司如此勇武的话,那我大明何止于被鞑虏荼毒这么多年,数万兵马就可以直接平了鞑虏,永绝后患!” 朱由检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更长,直到徐永祯再次惶恐起来的时候,他才缓缓的,有几分艰难的开口道:“那份战报,属实!” 仿佛是怕徐永祯不信一样,他从手边的案牍中,抽出一份奏折:“这是孙传庭的密折,此前还有一份,你看完再说……” 半晌之后,放下手中奏折的徐永祯一脸的不可置信:“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喃喃自语了几句之后,他脸上涌出狂喜之色:“陛下,大喜啊,这是大喜啊,辽东都司这么一支强军在,又有孙传庭的辽阳兵马策应,两支兵马合兵,直捣鞑虏黄龙指日可待,我大明真正可以做到以绝后患了!” 朱由检也笑了起来,只不过,他的笑容有些苦涩。 “朕想召江晚回京,好好的和他商议一下这平辽的事情,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绩,朕的封赏能给孙传庭,难道给不了从十王府出身的他吗?” “请陛下下旨!”徐永祯眉梢眼角都是喜意。 “若是朕一 。道旨意,江晚就能回京,朕今日就不会召你前来了!”朱由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朕和江卿之间,有些小小的误会,这君臣猜疑,本就是天大的坏事,若是不尽早消除,绝对不是我大明之福,朕思想来想去,如今能消弭朕和江卿之间的猜疑的,也唯独有你定国公了!” 他看着徐永祯:“毕竟,他还算得上半个徐家的人,他的儿子的血脉中,还流淌着徐家人的血!” “陛下是想让我去信,劝他回京?”徐永祯低头想了想,问道。 “不,你亲自走一趟,去一趟辽东!”朱由检一字一句的说道:“朕许他带一卫兵马回京,他那南海营,多是京里军中子弟出身,此番大胜,无论是活下来的,还是已经为了大明捐躯了的,也该回家看看了!” 他眼睛盯着徐永祯:“朕真的只想当面和他好好的聊一聊辽东的事情!” 徐永祯心里砰砰直跳,朱由检的这话真有些吓到他了,在外的军将带兵回京,还整整一卫兵马,皇帝这是有多么放心这江晚啊,若是没旨意,这在外的兵马敢往京师这边开,那妥妥的就是以谋逆论处了。 屋子外面静悄悄的,徐应元也好,骆养性也好,仿佛是不存在一样。 “若是这样的条件江晚还担心的话,门外的两人,可以随你而去,一来顺便护卫你的安危,此外,有他两人在江晚军中,江晚也应该不用担心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对他不利了!” 朱由检轻轻的说道:“若非太子年幼,受不得风寒,否则的话,太子也可以随你去辽东,这话,你可以一字不动的转告给江晚!” “臣明白了!”徐永祯点了点头:“江晚若不回京,我徐永祯也不回来了,臣就是死,也要死在辽东!” “有劳徐国公了!”朱由检点了点头:“动身之前,将你定国公世子的事情定下来吧,朕准了!” 两人在屋子里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但是,徐永祯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感觉浑身都已经虚脱了。 他不知道皇帝和江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也不敢去打听,不过,既然皇帝要他去办这件事情,锦衣卫和东厂的头头,也被皇帝拎到了他面前,想来他要知道,问这两人随便中的一个,应该就知道详情的。 皇帝九五之尊,这种事情当然不便主动向他这个臣子解释,但是让骆养性和徐应元来说,自然就没问题了。 送他出宫的依然是陪伴了他半天的徐应元,但是出宫之后,陪着他一起回到定国公府的,却是骆养性了,而骆养性更是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从他出宫的那一刻起,他奉皇帝的旨意,会一直呆在他身边,而整个锦衣卫,也会全力配合他的行动。 两人独处的是,徐永祯自然将自己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不知道皇帝和江晚之间到底是起了什么猜疑,他怎么去办这事。 而骆养性大概早就有了皇帝的旨意,说起这个事情来,那简直叫一个痛快,三言两语就将这事情说的清清楚楚了,只不过,哪怕是徐永祯当面,他也嘱咐了一句,这话,一句都不得外传,若是泄露了消息,那可真就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